推广 热搜:

让孩子受点气,是多么可贵的教育!可惜98%的爸爸妈妈都不懂

   日期:2024-03-21     来源:www.jimaiche.com    浏览:691    
文章简介:忍人之所不可以忍,方能为人之所不可以为。教育孩子亦是这样,那种完全赏识而没惩戒的教育孩子的方法,其实也会害了孩子——慈母多败儿!镜头1、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,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,一言不发,越过栏杆,跳进江中。

忍人之所不可以忍,方能为人之所不可以为。教育孩子亦是这样,那种完全赏识而没惩戒的教育孩子的方法,其实也会害了孩子——慈母多败儿!

镜头1、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,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,一言不发,越过栏杆,跳进江中。紧接着,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。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,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……

镜头2、某男子拿刀捅伤别人,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——小时候,那人欺负过他……

镜头3、某学校禁止男孩留长发,某男孩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,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,然后跳河自尽……

镜头4、某女孩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,反被怀疑是她偷的,然后从楼上跳下,以死证明清白……

目前的人如何这么冲动、这么脆弱呢?由此,想到一个问题:人的气量!

气量大的人,收获也大;气量小的人,为小事所拘,故难成大事。

1

有一对小夫妻吵架。男性说:“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,无论送的是什么,你都要开心地接着,而不是挑三拣4、万分嫌弃,你如何这么不懂事啊?”然后,越吵越激烈。过了一会儿,就听女的哭着说:“从小到大,我妈都没大声吼过我一句,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凶?”

唉!问题就出在“从小你妈都没大声吼过你一句”。你妈宠你如公主,于是,你习惯了任何事以自我为中心,从不考虑及其他人的感受,现在虽已身为人妻,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。该醒醒了!

生活条件越好,遭到的呵护越多,人就越容易变得自我、虚荣,因此,也就越挑剔、越狭隘。


2

有个小姑娘,每次买了新衣服、新玩具等,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:“我有漂亮衣服,你有吗?”,“我有新玩具,你有吗?” 假如其他人说没,她就非常高兴。

假如其他人说:“我有啊,比你的还漂亮呢,我的这个玩具你没吧?没见过吧?”小姑娘立刻就跑回家,哭着吵着要买,父母则说:“宝贝,别哭,别哭,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好看的,好不?”于是,小姑娘破涕为笑了!——看到没?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培养的!

古人说: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可以。”

意思是:使他的内心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所做的事不可以随便如愿,通过这逆境的磨砺,使他的性格特点坚定,增加他不拥有的才能。

而目前的不少父母,正好相反。他们对待孩子:悦其心志,只求孩子高兴;舒其筋骨,生怕孩子累着;每件事顺其所为,遂其所愿,所以,孩子因宠而娇,缺少忍耐之性。这样,遇到事情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!


3

有个初中生在贴吧里说:“父母如果不给我买苹果手机,搞烦了,我就跳楼!让他们伤心一辈子,后悔一辈子!”

看着这句话,我不寒而栗,想了半天:原来,孩子了解他是你的最爱,他就是你的软肋、你的要害,效果最好的挟持就是——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!

原来,跳楼是报复爸爸妈妈的一种方法,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、最持久的方法。死者忍一时之痛,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
由于我的需要一惯都得到满足,所以,这一次你也需要满足我的需要。

其他人一直将我当宝,你凭什么把我当草?

其他人一直夸我,你凭什么损我?

——这就是心理惯性!惯性大到一定量时,就拐不过弯来了。顺境中待久了,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。

孩子能否责罚?长期的责罚会干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。这里有一个关键字:“长期的”。长年累月的批评、指责、打骂,会致使孩子心理扭曲,这当然是不可取的,但偶尔的责罚,还是有必要的!

海外一家教育研究机构近期发表文章:过度赞扬孩子也有负面影响!所以,任何事不可以走极端。

十之七八的鼓励,十之二三的责罚,最有益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。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,受点小委曲,其实是一种训练孩子心理抗挫折能力的方法。老话说:受得了气,才成得了人。

每一个爸爸妈妈都爱我们的孩子,但有的爸爸妈妈过度过分娇纵、迁就孩子,舍不能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,这种“爱”其实会害了孩子。正如古话所说的——慈母多败儿!

 
标签: 家庭教育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